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娇气任性的孩子,都是爸爸妈妈一口一口饭喂出来的

   日期:2025-01-29     来源:www.vuixo.com    浏览:640    
文章简介:天天早上,为了喊孩子起床上学,当妈的都得折腾—— 离开被子就要磨蹭半天;出了被窝还要帮忙穿衣;不喊他吃早餐,就不会主动来吃;边吃还要边玩边讲话,很不容易折腾完这一圈,当妈的还要连喊带催:快点,上学要迟到了! 不少母亲天天早上都要历程一遍如...

天天早上,为了喊孩子起床上学,当妈的都得折腾——

离开被子就要磨蹭半天;出了被窝还要帮忙穿衣;不喊他吃早餐,就不会主动来吃;边吃还要边玩边讲话,很不容易折腾完这一圈,当妈的还要连喊带催:快点,上学要迟到了!

不少母亲天天早上都要历程一遍如此的混乱,不只常常累的要死、更被娃气的要命。

为知道决这个问题,有位母亲到处探寻解决方案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她找到了一本外国很棒的教养书《为孩子立界限》。

她在书里找到了答案:原来之前一直把孩子能按时上学,当成了我们的责任,其实那是孩子的责任;孩子呢,也觉得上学如果迟到了,就是由于母亲没按时叫自己起床,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。

这就是典型的过度养育,也就是目前常说的对孩子每件事操心、过度干涉的“直升机爸爸妈妈”。

领悟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,她也彻底改变了教养方法。

她让喜欢画画的孩子,把天天早上从起床到外出上学之前,要做的每件事画下来,贴在显眼的地方;每晚,母亲帮孩子调好闹钟,把第二天的衣服一块筹备好;之后她教会了孩子自己筹备早餐中的牛奶、面包等。

做好这类筹备后,她跟孩子谈了一次,了解地告诉孩子:早上,母亲不会再助你做任何一件事了,由于按时上学是你一个人的责任,不是母亲的责任。

生活忽然发生这么大的转变,孩子能适应吗?

她当时和大家一样忐忑。

可没想到在2个月之内,一个几乎不可以自理的孩子,已经能完全自理了,甚至动作愈加快。

10个月之后,孩子已经把自己天天的生活步伐安排的非常了解了:晚上自己调闹钟、选衣服;天天早上6:30闹钟一响就自己起床;自己吃早饭,快快吃完梳洗好,甚至还有10-20分钟读念书、再按时去上学。

正确的教育方法,让孩子的问题迎刃而解。

这位大有收成的母亲干脆把这本书翻译了过来、带到了中国,她就是该书译者吴苏心美。

所以,你家孩子是否也有拖沓、散漫、不了解对自己负责的各种问题呢?

假如有,你可能就要先问问自己:我过度养育了吗?

典型的过度养育,有三个表现:

第一,对孩子过度保护,总担忧孩子会出事;

第二,对孩子过度帮助,总感觉孩子能力不足;

第三,代替孩子做决定,总感觉孩子离了自己就会犯了错误误。

你还可以问自己如此两个问题,来判断自己是否过度养育:

第一个问题是:你孩子是否遇见问题都来找你?

明明孩子可以解决的,他还一直来要你帮忙,或者你还是在插手,那你非常可能就是在过度养育了。

譬如,3岁的孩子还要你喂饭;4岁的孩子摔了一跤还要你抱起来;6岁了还不会擦屁股……

这类都可能是平常包办他的事情太多,使他要么是没学会这个年龄应该学会的能力,要么是形成了依靠你的习惯。

第二个问题是:你孩子是否比较容易被困难打败?

被过度养育的孩子,习惯于母亲在我能做、母亲不在就不可以的状况。所以一旦自己遇见真的的挑战,就容易不知所措。

譬如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骑有辅助轮的自行车,刚开始母亲不放心,就跟在后面扶着。

过了一会儿,本来骑得好好的孩子,忽然发现母亲跟不上放下了,就会立刻惊慌失措,停下车开始大哭起来。

这就是个过度养育的典型例子。

有辅助轮的自行车其实并不会摔倒,那个母亲看上去是对自行车不信赖,其实是对孩子的能力不信赖,感觉只有自己才能保护孩子。

同意了母亲“不安全”预设的孩子,一旦发现要自己面对问题时,就吓得惊慌失措,只能大哭了。

如此的孩子,在真的遇见失败、挫折之后,总是不会正确处置,只能发脾气、闹情绪。

所以,假如你看到这类征兆,就应该注意自己是否过度养育了。

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,爸爸妈妈一直全力以赴为他们铺平道路,避开所有陷阱。

但事实却是:只有经过我们的尝试,孩子才能拥有独立生活能力和坚毅的品格,才会学习自己处置和解决问题,掌握对抗挫折,获得成功。

那样,如何才能走出过度养育呢?

有三条红线父母最好不要碰:

✘ 不要为孩子做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;

✘ 不要为孩子做他们几乎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;

✘ 教养行为的动机不是基于大家自我,而是要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。

所以,父母可以先从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开始,放下让孩子做起。

譬如,维持个人的整洁、做家务等,父母在孩子能力达到后,就不应该代劳了。你可以尝试如此的过程:

✦ 第一步,父母为孩子做这件事;

✦ 第二步,父母和孩子一块做;

✦ 第三步,父母看着孩子做;

✦ 第四步,孩子独立完成。

要想完成这四个步骤,父母必须要舍弃完美主义。

譬如你让孩子去刷碗,就千万不要嫌弃他洗得不干净,或者担忧他把盘子打碎。

毕竟,再干净、再贵的碗,也比不上孩子的自信和独立能力不是吗?

要在肯定限度内,允许孩子去尝试,去失败,孩子才能掌握把事情做好。

孩子小的时候,父母可以非常轻松替他解决不少事,帮他穿衣,帮他整理屋子,帮他整理书包,喂他吃饭,如此做看上去为自己省去很多麻烦。

这类习惯于过度养育的爸爸妈妈,有时候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,随时筹备俯冲下来,拯救孩子于水深火热之中。

但终究有一天,你不可以替孩子完成别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那些事:譬如找工作、谈恋爱,承担日常的挫折和打击。

所以,请勿用过度养育剥夺了孩子动手能力提升的机会;不要剥夺他学习自己处置问题的机会;不要剥夺了他发现自己价值,打造自我价值、培养掌控感的机会。

由于,他的一生,终究要他一个人走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