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点关注高考考试后至发榜前考生心理脆弱期
高考考试后,考生们总是会纵情玩乐以排解重压,但过度放松或许会让身体和心理都出现问题。
父母不放松考生更紧张
发榜前“考后综合征”高发,专家建议转移考生注意力调整心态
紧张的高考考试今天就要结束了,身心疲惫的考生和父母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。但从历年状况来看,忽然卸下重担的考生,总是会出现过度放松、情绪抑郁、为分数焦虑等“考后综合症”。专家表示,从考试结束到发布录取公告书的一段时间,是“考后综合症”的高发期。
依据北京教委今年4月初公布的数据,北京今年的高考考试报名总数为100335人,这意味着十万北京高考考试考生马上告别“艰苦卓绝”的高中三年级生活。
“考完试我只想痛痛快快睡上一觉,我已经快一年没睡个饱觉了。”北京二中的高中三年级毕业生小林对记者说。原西城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告诉记者,从往年高考考试结束后的状况看,从考试结束到发布录取公告书的一段时间,是“考后综合征”的高发期,有不少考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后高考考试年代的“很现象”。
过度放松 易减少免疫力
高考考试结束后,“考后综合征”最多的表现就是过度放松、纵情玩乐。尹宗禹介绍,高考考试后,很多考生倾向于选择做不需要动脑的事情:看影碟、打游戏、上网聊天,或蹦迪发泄,甚至集体酗酒,有时通宵不回家。而有些考生则成天埋头大睡,恶补睡眠。他提醒考生控制这种行为,由于从考试前的高度紧张到忽然过度放松,身领会一下子很难适应,容易致使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幅降低,出现身体不适症状。建议考生考后还是要合理安排休息与户外活动。
考后仍没办法脱离紧张
除此之外,一些平常不够自信的考生担忧考砸了,而一些发挥失常的考生又担忧成绩会大失水准,甚至成绩出色的考生也免不了担忧能否被心仪的大学录取。可以说高考考试结束后,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仍没办法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走出,有些紧急的甚至会情绪低落、沮丧自责,整天在家胡思乱想,不愿与亲朋接触,也不愿外出。
对此,北京101中学副校长陆云泉建议考生,在等待成绩的过程,要掌握加大自我心理调节,抵制消极情绪的困扰。假如估分成绩不是非常理想,也不必自卑或焦虑,应准时与师长商量,依据个人状况做好生活下一步的进步计划。非常重要的是考生应当正确自信,理性看待考试和成绩。